漳州市中医院药学部: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中药炮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2-11-23 17:20
中药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传统制剂方法于2006年0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漳州市中医院,有一批著名的药工,守正创新,为发展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坚守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屡获佳绩。 漳州市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林向前介绍,漳州市中医院的中药炮制技术传承脉络较为清晰、保存较为完善,其中药炮制工艺独特,院内的中药制剂疗效显著,这是漳州几代名老中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1956年,漳州五大名医和资深名老药工组建了漳州市中医院中药制剂炮制队伍,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漳州中药制剂炮制人才梯队,拥有漳州市名老药工三名,全国中药特色传承人1名,主任中药师1名,副主任中药师5名,主管中药师7名。 漳州市中医院制剂中心作为药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初,漳州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发展成福建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剂型最全最多的现代化中药制剂中心,拥有福建省药监局批文的中药制剂有34种、西药普通制剂13种,涉及的有合剂、糖浆剂、酒剂、洗剂、灌肠剂、片剂等,生产的中药制剂疗效显著、工艺独特,在福建省内外以及东南亚地区都享有盛誉。 砥砺奋进 提升医院传统制剂水平 记者看到,漳州市中医院设有面积近200平方米中药临方炮制室,涵盖药材前处理、炮制工作室、药学部实验室、内外包装室、原辅料存储间等功能间等,漳州中药炮制特色技术入选了省级非遗项目,漳州市中医院作为项目保护单位还专门设置了漳州中药炮制特色技术展览厅以宣传漳州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有力推动了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和传统中药加工方法。 

眼观、鼻闻、手指一搓,即可分辨药材是否道地,辅料的精准选择,火候的恰到好处……这是老药工们多年练就的“中药炮制技术”。 漳州市中医院药学部的药师们在守正创新路上也屡获荣誉。2020年11月,漳州市中医院药学部吕春禧、何鸿钦、林向前三名中药学专家荣获“漳州市名老药工”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1月建立名老药工工作室,开展特色中药炮制制剂传承工作,努力挖掘漳州市乃至闽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炮制工艺及炮制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药学部副主任林汉钦《“成分-代谢-靶点”的橘红盐炙增效炮制原理研究》的课题目前已申报福建省自然科学课题。2022年7月,由药学部副主任林向前、林汉钦主编的《漳州市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一书顺利出版,填补漳州市中药传统炮制技术60多年的空白,为漳州市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开展中药传统炮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学习参考。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漳州市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林向前表示,祖国中医药博大精深、浩瀚无边,我们将脚踏实地做好守正创新,未来3至5年药学部还会以漳州市中医院中药制剂室作为福建省中药制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契机,争取对医院现有的34种传统制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展开科研,优化完善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标准,努力提升医院传统制剂的创新水平。让广大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为健康中国努力奋斗。 来源:福建卫生报
工艺独特 中药炮制技术一脉相承
漳州市中医院药学部负责组织管理医院临床用药和各项药学技术服务,集药品供应、监督管理、合理使用于一身的科室。漳州市中医院领导班子对药学部给予大力扶持发展,设有办公室、中药库、西药库、门诊中药房、门诊西药房、住院西药房、住院中药房、制剂室、煎药室、中药临方炮制室、药学实验室、临床药学室、教研室等部门。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现拥有工作人员56人,其中主任中药师1人,副主任中药师5人,主管中药师7人、主管药师11人、药师21人、药士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


